前段時間,臺風“苗柏”來襲,暴雨突至。接著,貴州六盤水環衛阿姨背大學生過積水都上了微博熱搜,小編不知兩者到底有多大的聯系,也不像參與這場輿論的風波,但臺風“苗柏”卻深深的影響了局部地方正常的生活節奏,尤其是對于有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,這絕非一場好事,相對前者的大學生而言只會是更大的災難。

說到風濕性關節炎,相信都知道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驗證。風濕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。臨床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、重著、疼痛為特征。
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并發癥之一,分為急、慢性兩種。中醫把關節炎統稱為“痹癥”,主要指的是風濕性關節炎。該病是由風、濕、寒三氣入侵造成的。“三氣雜至,合而痹之”,“痹者閉也”,閉而不通,不通則痛是痹癥病機。那么,我們該如何的面對風濕性的關節炎呢?中醫方面對于風濕性關節炎就有很好的措施。
艾灸療法
艾灸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方面,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。艾灸的原理主要就是祛濕、祛風、祛寒,通經活絡的作用。而進入我們體內的濕風,正好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來進行調理,將濕風排出體外。并且艾灸還具有鎮痛的作用,對于風濕性關節炎所致的腰腿痛,鎮痛效果明顯;同時,艾灸能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加速,提高血氧的飽和度。施灸時及灸后,以施灸部位為中心,可出現明顯的充血,從而使這些部位的營養加強,加速了組織修復。

另外,通過錘正療法的方式也可以對風濕性關節炎進行調理。錘正療法作為中醫自然療法,也是通過經絡和穴位來進行調理通過錘療的方式。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經絡病的局部表現,可選擇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手厥陰心包經、足少陽膽經進行全激療法。通過錘擊這些經絡可達到健脾化濕、活血化瘀、振奮陽氣等效果。

當然,也可對于局部進行特定的穴位來進行錘療,像膝關節方面可配合梁丘、尺澤、陽陵泉、阿是穴等;肩肘部位可配合會宗、曲池、合谷。外關、阿是穴等;腰髂部位可配合委中、膀胱俞、阿是穴等。(艾灸調理也可參考相應穴位)
但特別要注意的是,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切勿掉以輕心,在臺風出現的這段時間尤其要預防風、濕、寒的入侵,多注意保暖,避免肢體過勞也是很重要的。同時,不要認為得了風濕性關節炎就不去運動,相反我們應該適當的參加運動,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當然,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就要多多的以休息為主了,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活動。最后,希望臺風地區早日迎來曙光。
推薦閱讀:錘正療法,讓我從今天起,做個不迷茫的西醫
推薦閱讀:錘正療法,讓我從今天起,做個不迷茫的西醫









